第七百四十四章 早稻丰收_古代农家日常
卡米小说网 > 古代农家日常 > 第七百四十四章 早稻丰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百四十四章 早稻丰收

  而报纸在刊登了反驳心学的文章后,陆九渊和杜锦宁又根据他们的论点进行驳斥。双方你来我往地在报纸上进行了大论战。这种新奇的形式让所有的读书人都瞩目,心学的影响甚广,杜锦宁与陆九渊三人名声大噪。

  《茶道集》这本书的发酵,又使三人的名声更上一层楼。

  于是来拜访或找杜锦宁等人辩论的人络绎不绝。

  杜锦宁借口公事繁忙,躲在她的小院里忙着她的实验。唯有那种功力特别深厚、陆九渊三人都招架不住的人,杜锦宁这才出马,凭着她三寸不烂之舌和这些年来看书的心得、前世所学的儒学的各种高屋建瓴的学说,把这些人驳得体无完肤。让他们乘兴而来,铩羽而归。

  杜锦宁的名声,传得就更响了。

  齐伯昆忍不住对齐慕远笑道:“没想到杜锦宁离开了京城,反而成了名士。现在读书人里要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的,就是孤陋寡闻。”

  齐慕远最近忙得脚不沾地。不过他对杜锦宁的消息十分关注,自然知道最近京城里四处流传着杜锦宁的传说。

  而且,他跟杜锦宁通信甚密。虽不能问他最为关心的问题,但互相的近况还是能写的。杜锦宁在润州办茶会,宣扬茶道,还有她跟赵昶展望的那些远景,她都在信里跟齐慕远说了。

  齐慕远道:“如果她还在翰林院,做这些事必会被朝臣弹劾。现在远在润州,倒是好事,不用太受拘束。”

  多少地方官,闲暇之余呼朋唤友,聚会踏青,吟诗作词,结集出版诗册,这是常态。而居于紧要部门的京官,就不亦做这些了,否则就让人说公事不够勤勉。

  齐伯昆点点头:“那倒是。”

  他长叹一声:“算起来,我有大半年未见小宁儿了,还真想见他一面。”

  “过几日我要出去查案。那里离润州较近,我打算去见杜锦宁一面。祖父如有东西要带给杜锦宁的,尽管交给我,我帮你转交。”齐慕远道。

  他知道,如果他跟杜锦宁之间是单纯的同窗和朋友之间的友谊,他抽空去看一看杜锦宁,赵晤不会有什么想法。毕竟他也是有沐休日的,攒起来歇息几日也使得。

  但他跟杜锦宁之间不正常,而这种状态又是大家所不乐意见到的。如果他去润州太频繁,赵晤一个不高兴使些晕招,比如把杜锦宁调到更远的地方去,或是把他使到西北去做官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  小不忍则乱大谋,为了他跟杜锦宁有更好的未来,他一直隐忍着没有去找杜锦宁。

  他最近日夜忙碌,就是知道有一个离润州极近的案子。在审案结束后去一趟润州,即便赵晤知道,看在他如此勤勉的份上也不至于责怪于他。

  “唔,你又去润州?”齐伯昆看孙子的眼光就不对劲了。

  齐慕远就知道会这样。

  “对,没错。”齐慕远很光棍地承认。

  齐伯昆没法。

  脚长在孙子身上,他又不能捆着他不叫他去查案,只得捏着鼻子认了:“好吧。”

  看到祖父那晦暗的眼神,齐慕远差点想说,以后他会给他领个孙媳妇回来。但关键时刻,他还是闭了嘴。

  他是要支持杜锦宁继续当官的。如果那样,他们俩就一辈子不能成亲。不能实现的话,还是不要说吧。

  齐慕远想了想,起身去了书房一趟,回来把一样东西交给了齐慕远:“你帮我交给杜锦宁。”

  齐慕远一看,却是一首诗,其中不乏夸赞勉励杜锦宁的意思。

  “祖父放心,我定会交给杜锦宁。”齐慕远卷起来小心地放入轴筒里,向齐伯昆保证道。

  齐伯昆心里道:我倒没什么不放心的。你不交给他我才高兴呢。

  ……

  南方种植双季稻,农历六月早稻成熟,收割后需得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,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,所以在农历六月下旬到七月下旬一个月的时间里,需得收割、犁田、插秧,十分忙碌,谓之双抢。

  杜锦宁这段时间早已放下杂交稻的研究,早晚巡视在田间地头。尽管戴了个跟帷帽一般的斗笠防晒,且她的皮肤挺经晒,仍然比原先黑了一个色度。

  “东家,早啊。”宋庄头隔着老远,就跟杜锦宁打招呼。

  “宋庄头,早。”

  等走近一些,宋庄头十分恭敬地向杜锦宁道:“还剩下些田地,估计这两天就能插完禾苗了。东家看接下来要做什么,您尽管吩咐。”

  杜锦宁笑道:“大家双抢辛苦了,轮流歇上几日,这几日派一部分人看水。”

  “好嘞。”宋庄头乐呵呵地道。

  想当初,看杜锦宁年轻,又是个白白净净比大姑娘还好看的一个公子哥儿,还搞什么双季稻,在稻田里养鱼,他对杜锦宁的本事深表怀疑。后来汪福来给大家洗脑,吹嘘杜锦宁的各种本事,大家仍然将信将疑。

  当时,庄子上的人对今年的粮食收获挺悲观的,大家都觉得定然会颗粒无收。就算杜锦宁跟大家签了契约,还让里正做保人,他们仍然提心吊胆。

 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么早种植的稻谷,竟然长得极好,比他们往年只种一季的还好。看着稻穗开花、灌浆,最后一串串沉甸甸的谷子压弯了腰,丰收在即;而稻田里养的鱼也有了收获,放了水后捉出来的鱼直接卖了一百多两银子,他们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变了,态度也越来越尊敬。

  “我的老天,直娘贼哦,读书人就是不一样,连种田都比别人种得好,难怪能考上状元哩。杜东家就是有本事,了不得,了不得啊。”

  这是村头巷尾时常听到的感慨。

  想想这稻谷,东家只收两成租子,剩下的都是自己的,这还只是一季;要是晚稻仍然有这样的收获,那他们家家都能建新房子、吃肉穿新衣了。

  庄子上近来四处是欢声笑语。

  汪福来这段时间在村子里行走,那下巴都是抬得高高的,得意的不行。偏庄子上的人都奉承他,把他家少爷夸成了一朵花,这让汪福来越发得意。

  看到大家高兴,杜锦宁也很是高兴。

  她叫住宋庄头道:“歇过一阵,就得掰玉米了,到时候且有得忙,你叫大家做好准备。有那要盖新房娶媳妇的,需等冬日农闲再做,现在实是没空闲时候。”

  “好的,东家。我已骂过他们了,不会再有这样的事。”宋庄头连忙保证道。

  说着他又笑:“哎哟,东家您不知道,近来咱们庄子上的姑娘小伙儿可是抢手货,媒婆天天往咱们庄子上跑。这可是托了东家的福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ami9.cc。卡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am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