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关于教育的设想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卡米小说网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五十章 关于教育的设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章 关于教育的设想

  “县尊,如今常平仓已经满了。合计共有一千石粮食。”姚之问将账册递给许安说道。

  “命人将韩栋和杨偌放了。”许安翻看着账册说道。

  “是,县尊。”

  许安眼神冷厉,看着账册上的名字。整个县衙,甚至包括六房书吏,全都沆瀣一气。小小的一个河内县,竟然藏了这么多的贪官污吏。

  这些人都该杀。

  他忽而明白,为何河内县的旱灾竟然持续了四年之久。而且惨状如此之烈。

  朱元璋在洪武初年,便一直重视各地常平仓的建设,按说即便是发生了旱灾,也到不了人相食的地步。

  人祸猛于天灾。

  “老爷,吴狗儿将蜂窝煤机造出来了。请您前去查验。”苏了了说道。

  许安闻言,眉间一喜。便与苏了了一同来到了官造局。

  果见吴狗儿略带兴奋,又带着拘谨的神情站在院子当中。

  在他身体左侧,右手扶着一个物件,便是蜂窝煤机。

  形状倒是没问题。

  尺寸也都合适。

  许安拍了拍吴狗儿的肩膀,又看向苏了了,轻声说道:“给吴狗儿赏十两银子。”

  院子里的工匠闻言,脸上都露出羡慕的表情。

  十两银子,几乎是他们五年的收入了。

  想不到,只是帮县尊造出了一个物件,就得到了如此丰厚的赏赐。

  吴狗儿更是兴奋的跳将起来。他一把抱住吴六,高声喊道:“爹,我可以娶媳妇了。还是个黄花大闺女。”

  吴六闻言,双眼通红,眼泪险些就要掉下来。他们乃是匠户,而且还没有钱,也没有地,哪有什么好人家愿意嫁给他们。

  如今却是好了。有了这十两银子,他就可以给吴狗儿说上一桩好亲事了。

  许安看着吴六和吴狗儿,心中有一丝触动。

  普通老百姓,他们的愿望总是既朴实又简单。一天能够吃上两顿饭,老婆孩子热炕头,便是他们最幸福的事情。

  许安又将一张纸递给了吴狗儿:“吴狗儿,你按照上面的方子,将煤球造出来,本县也有重赏。”

  “吴老伯,煤球炉进展如何了?”

  吴六闻言,便急忙说道:“大概再有三五日,便可告成功了。”

  “了了,给他们赏三两银子。”

  煤球炉的制作技术,要比蜂窝煤机难上许多。因此吴四带着三个人进行煤球炉的制作,许安给他们每人赏了三两银子。

  许安的赚钱大计,煤球炉和煤球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。

  已经在京城得到证实的办法,想必在洛阳、开封也同样可以推行。

  许安在回到县衙之后,却在考虑另外一些事情。

  身为后世人,自然知道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他虽然在河内县只有三年的时间,但三年的时间,已经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了。

  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
  县学,位于县衙的西北角。

  自古以来,华夏人便重视教育。

  县令职责之一,便是劝学。

  “县尊亲临县学督学,实乃是这些童生的福气。”县学教谕轻声说道。

  县学中共有十三个童生,乃是上任县令取下的。

  他们都是河内县中乡绅之子。县学读书,只是付些束脩即可,而且还能够成为县令的学生,对于他们的乡试有着极大的好处。

  因此他们在考上童生之后,都会选择在县学中读书。

  河内县县学的教谕名叫伍灏,乃是前朝的举人。他二十三岁便中了举人,蹉跎三十余年,仍旧没有中进士,便在河内县当了二十余年的教谕。

  他座下的学生,有三人中了进士,故此他在河内县极有声望。

  “伍教谕,县学之中,不知有什么课程?”

  “县学之中,教授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、五经通义、二程集,另外还有八大家的古文,宋学士、刘中丞、高槎轩的时文。”

  皆是科举考试的题目。

  “可教授算学?”许安问道。

  “算学?”伍灏闻言一愣。算学他自然是知晓的,但是科举考试并没有算学的内容,因此县学也没有设置算学的课程。

  “回县尊,县学乃是传授圣人学问的地方。算学并非圣贤经典,故此不曾设置课程。”

  “算学,乃是君子六艺之一,不是圣人学问?”许安轻声问道。

  君子六艺,礼乐射御书数。数,便是指的算学。

  “县尊,科举中从无算学的考较,若是教授算学,平白增加他们的课业,反不利于他们进学。”伍灏轻声说道。

  他身为县学教谕,学生进学便是他的最大政绩。他蹉跎在河内县县学,足有三十余年,终究只是个正八品的小官。

  这自然与他只是举人的身份有关。

  也与他县学的政绩有关。他虽然教授出了三个进士,却都名次靠后。他在县中算是极有声望,但想要升迁,却总是差着一些。

  今科大考,河内县中了一个进士,算在中等,乃是本县一个乡绅之子。这个乡绅在朝廷中有些关系。他正打算走走他的渠道,谋取一个府学教授的位子。

  他在县学的管理算是以保守平稳无过为主。

  “伍教谕,本县欲要在县学中开设算学,你以为如何?”许安问道。

  伍灏闻言心中一沉。他正在谋取府学教授的关键时刻,他不希望县学横生事端。

  “县尊,似是没有这样的成例。朝廷也无这样的规制。”伍灏轻声说道,“若是贸然增加新的课业,恐怕这些学生父母生有异议。”

  凡是入县学中的子弟,目的当然是通过科考进学,一朝跃龙门,身登天子堂。他们对于科举之外的课业,自然是没有任何兴趣。

 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他们将算学视作商贾之学,十分鄙弃。

  “县学作为官学,岂能束缚在科举进学之上,乃是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。”许安看了一眼伍灏,接着说道,“本县还打算让县里八岁以上孩童,皆到县学免费读书,伍教谕以为如何?”

  伍灏闻言,登时大惊,急忙说道:“县尊,此事万万不可。朝廷规制,唯有过了童子试,方才能够入学,岂能乱了朝廷法令?况且凡是入学,收束脩之礼,乃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,焉能随意更改?还请县尊收回成命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ami9.cc。卡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am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