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煤球炉开售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卡米小说网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三十三章 煤球炉开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三章 煤球炉开售

  “可是要想供应整个南京城,靠现在的几个工匠,根本是做不到的。”许安忽而说道。

  目前他从工部要来的铁匠只有五个,煤作匠只有三个,陶瓷匠只有五个,靠着他们这些人,想要供应整个南京城,也简直是痴线妄想。

  煤球的制作,相对简单一些,不过是靠着人力就可以。但是蜂窝煤机和煤球炉,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的。越是好的铁匠,制作出来的蜂窝煤机和煤球炉子,效果自然也更好。

  但是明朝使用的匠户制度,这些工匠不但待遇低,而且还世袭,而匠户都是受到工部的管理。许安想要雇佣工匠,就必须要经过官府。

  而他一个平头老百姓,想要雇佣这些工匠,也基本是不可能的。

  无论是轮班匠还是住坐匠,即便是他们的自由时间,也同样受到官府钳制。

  之前他弄来的工匠,也是靠着朱标,才能够让工部尚书安然同意借调给他们工匠。

  朱标闻言,沉吟片刻,轻声问道:“需要多少工匠?”

  “仅仅为了供应南京城的话,大概需要铁匠五十名,煤球匠大概需要五十名。”许安想了想,接着说道,“至于煤炭供应,青龙山的煤矿就足够了。最少也能够支撑数十年的时间。”

  五十名铁匠,五十名煤球匠。

  这些都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  工部中,如今在籍的铁匠,也不过百人,这下子直接拿走一半,就算安然再怎么敬重朱标,也不会同意的。

  “其实我们也可以直接雇佣普通的百姓。”

  “雇佣百姓?”

  许安点了点头说道:“煤作匠,其实只要身体健全,就可以充任,唯一难做的是铁匠,但目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,可以招收一些学徒,让他们边学边干,逐渐上手也就是了。”

  “你的意思是从工部再要五个工匠,然后其他的工匠,都是从百姓中招募?”朱标问道。

  “是的。”

  “但是他们一旦成为工匠,就得入了匠籍。”朱标有些担心的说道,“恐怕他们未必肯愿意做。”

  许安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,他笑着看向朱标说道:“若是我们给的工钱多呢?”

  “工钱?”朱标忽而想起来,之前他们从工部借过来的工匠,许安给了他们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。

  因为这些钱都是许安出的,朱标也没有往心上去。

  “没错。”

  “可是匠户给朝廷做工,本就是天经地义的。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,何必又要给他们工钱呢?”朱标虽然宽仁,但他思想也无法脱离时代的烙印。

  “他们付出了劳动,自然就应该得到工钱。即便是匠户,也是要吃喝拉撒睡,没有生活保障,又怎么有力气干活呢?”许安想了一下,然后继续说道,“而且他们有了钱之后,就可以进行消费,就可以拉动经济,而朝廷也可以多收税,国库也能够充盈起来”

  许安口中的经纪、消费,朱标无法理解。至于跟工匠收税,他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。自古以来,除了田税,关税,盐税等税收之外,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向工匠收税的先例。

  见到朱标疑惑的表情,许安也没有再深入说下去。

  “简而言之,这也是减轻工部压力的办法。”许安轻声说道。

  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,朱标最终还是认同了许安的做法。

  翌日,在正阳门贴出了一张招工启事。“兹有许氏杂货铺招收煤作匠五十人,每月工钱一两银子。铁匠学徒四十人,每月五钱银子,转正后每月工钱一两五钱银子。招满为止。”

  “许氏杂货铺?这不是昨天许先生所说的那个商铺吗?”

  “就是那个卖煤球的商铺?”

  “没错。只是怎么开始招工了?”

  一两银子的工钱,让很多人感到眼热,但心中同样感到十分惊讶。毕竟一两银子,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足够普通百姓小半年的生活了。

  这么高昂的工钱,反而让百姓们投鼠忌器。

  “这肯定是骗人的。怎么可能会给这么高的工钱,我侄子在状元酒楼当伙计,每个月才两钱银子。状元酒楼可是京城最好的酒楼。”一个老汉高声说道。

  “郑老伯说的是。而且一旦当了工匠,可就得入匠籍。谁会愿意为了一两银子,就把自己给卖了。”

  招工启事下,众人虽议论纷纷,却并没有人上前应聘。

  匠户的地位,元明两朝都是非常低的。他们想要摆脱匠籍,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一个途径。

  但终明一朝,通过科举而摆脱匠籍的匠户寥寥无几。

  匠户地位低,收入少,他们的后代想要读书应试,远比普通百姓更加艰难。尽管许安给出的工钱很高,但却无一人应聘。

  许安并没有在意。

  总归会有人,会为了一两银子,而不在乎没入匠籍的。

  毕竟无论是谁,什么身份,能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  一天下来,前来应聘的人,只有区区三人前来应聘铁匠学徒。

  但许安并不气馁。他提前给这三个人预支了一钱的工钱,便让他们开始跟着王普等铁匠前去制作张煤球炉。

  如今他们现在制造出来一个煤球炉。

  而十天后,他们就要开始售卖煤球炉。他们最少也得造出五个煤球炉出来。

  十天的功夫一晃而过。

  许安也终于招到了三十人的煤作匠,十个人的铁匠学徒。

  虽说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标,但能够达到这个规模,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。

  在这段时间,煤球炉已经获得了最为有效的证明。

  预定的人数,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百人。

  令许安没有想到的是,第一个预定的人竟然是李善长。第二个是胡惟庸,第三个是宋濂,第四个是安然,第五个是朱樉。

  由于目前他们也只是完成了五个煤球炉的制作,最先预定的五个人,可以获得优先购买权。

  当许氏杂货铺开张,这五个煤球炉,便瞬间被买走了。

  与此同时,煤球也卖掉了一千块。

  发售首日,便有二两七钱银子的进账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ami9.cc。卡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am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